米拍网王强:我的梦想是拥有一台相机,但我的钱只存了一半。

上周末,王强在最后一份投资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宣告米拍网此轮来自某大型公司和个人投资者、总额近千万元的融资正式完成。在媒体传播、社区运营之后,接下来,获得资金加持的王强也终于可以启动筹备已久的版权交易业务。

米拍网创始人王强 图片来源:王强

出生在四川广安的王强,骨子里有一股不安分和爱折腾的劲儿,用他自己的话说,“你看我就不像一个‘正经’上班的人,移动互联网浪潮已接近尾声,再不抓住,或许会后悔一辈子。”

正是在这样一个自我驱动和时代机遇下,2014年初,王强毅然辞去了成都图片网总监的职位,创办了专注于摄影市场的米拍网。

三年来,米拍已从最初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展成摄影行业新媒体矩阵、社区运营、线下结合的摄影生态圈,总粉丝数近200万,年阅读量上亿。

可这些,离王强定义的米拍成功,只走了一半。

辗转十年 踏入创业

17年前,王强考入成都某所大学,与绝大部分大学生一样,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王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好奇,他很快加入了学校摄影协会,从此,摄影走进了他的生活。

“最开始喜欢拍拍姑娘,然后试着拍街头,拍风光。”变成摄影“发烧友”的王强很快混上了学校的摄影协会会长。那时候的王强并不知道摄影会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3年大学毕业后,王强先后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和酒吧,但因经验匮乏和人脉资源不够广,经营平平。徘徊两年后,王强放弃了首次创业尝试,转战成都商报做摄影记者。

2010年,王强在一次集团内部项目中抓住机会,从摄影记者转任成都图片网项目总监。彼时,互联网风头正盛。进入成都图片网的王强争取到集团支持,同时在线下成立了成都影像艺术中心,他有很大的空间去对“互联网+线下”进行探索。

然而,纵有发挥空间,身处体制内的王强做起事来,也多有掣肘。

“我觉得还有很多力气没有使出来,想做的事还有很多。互联网浪潮业已接近尾声,再不抓住,或许会后悔一辈子。”

2014年3月,王强选择再次创业。他筹集四十万,成立了成都可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方向探索 几起几落

刚满36岁的王强不喜欢别人叫他“王总”,与他熟识的人都叫他“王小强”或“强哥”。公司创办之初时,他没有想到米拍的路会经历那么多起伏。

2014年夏天,王强和其他几位合伙人坐在民房里码着字,忙着为米拍网的成立做准备。经过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后,王强有了米拍公众号。

团队基因是王强决定做新媒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米拍创始团队皆记者出身,对新闻内容情有独钟,创办米拍时就利用自媒体和第三方新闻聚合平台对摄影行业资讯和原创内容做内容分发。

内容团队的“最强大脑”是“编少”。编少为人风趣幽默,擅于讲故事,负责米拍网的内容编辑。平日大家发现有趣、火热的摄影话题都会给编少提供信息源,编少将故事写出来后,其他人则负责将内容分发到天天快报、今日头条、UC头条等新闻聚合平台去。

第一次写出“10万+”稿子,是2014年年底的时候,米拍出了一篇《再见我们这一代》的文章,发布著名摄影师肖全拍摄的《我们这一代》作品,即将在成都当代美术馆举行展览的消息,通过介绍摄影师及作品的故事,带出展览的实用信息。这给米拍公众号粉丝量带来了首次垂直式增长。

2015年初,王强推出了米拍网页版和APP 1.0版本。那是他趟过的第一个大坑。

彼时,米拍网技术团队尚不强大,便匆匆上线了1.0版本。出来的米拍Bug频出,用户体验不好,产品不能进行快速迭代,技术团队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投入的资金亦杯水车薪。忙碌大半年的王强身心俱疲。2015年底,王强暂时停止了已有5万粉丝的米拍网,潜心运营米拍新媒体。

打造自循环的社区生态系统

当停掉米拍社区的王强全心投入新媒体运营中时,其团队优势便很快显现出来。

王强树立了米拍的内容创作原则:说人话、讲故事、追热点。

当帝都上空持续一个月之久的雾霾还未散去时,米拍推出了“呼吸”的摄影专题;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以一袭“花仙子”造型惊艳全球时,米拍挖出了她背后的摄影师章元一。

除了追热点话题,推荐新青年摄影师,也是米拍一直坚持做的事情。2016年底时,米拍新媒体原创推荐摄影师已超过200位。

米拍的流量爆发期也在2016年。

这一年,米拍出了几篇原创“10万+”稿子,粉丝在年底时已超过60万,全年阅读量超过1亿。

这时,王强认为,是时候重启米拍社区了。

他找来合伙人,开了一个冗长的会议,为新社区想象了很多新功能,然后与技术总监徐大雨一一商讨开发的可行性。经过无休止的加班后,来年2月份,米拍2.0版本才正式上线。

定义为专业的原创图片社区,新版本增加了打分、打赏、日榜、周榜、月榜等栏目。王强一直认为1.0版本的米拍上线得太过“粗糙”,刚刚上线重建的2.0版本也只是他心目中的1.0版本。

“做社区是又苦、又累、又脏的活儿。”

王强的微信朋友圈有几千个好友,米拍网里24小时总有不同的人发布作品交流,闲暇时间打开手机一一回复粉丝简讯已成了王强的日常。这样的点滴积累是他认为的造就米拍的基石。

“相比新媒体,社区比较稳定,很难进入一个爆发量增长,但它们是一个良性循环。”新媒体内容传播会扩大米拍影响力,带来社区下载用户自然新增,新增用户给社区提供优质素材。

米拍聚集的群体是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王强总是在考虑年轻人更需要什么,也一直考虑着如何给社区的塔尖用户输送利益,帮助塔底用户获得成长,因此,他不仅开设了米拍公开课,还上线了米拍图书。

2017年9月20日,米拍3.0版本上线。上线前,王强找到社区100位摄影大咖,做了一百幅摄影师肖像海报。

米拍网产品与市场数据 图片来源:观察家

王强一直很庆幸三年前做了创业的决定,让他有机会在互联网红利尾潮期,创作出优质内容,给米拍带来第一批基础粉丝。

现在,米拍用户规模接近200万,继2016年获得图片类榜单第一后,2017年又获得腾讯企鹅号给予的“年度优秀垂直号”。

距离成功 只走了一半

创业3年多,米拍从最开始的4人增长到30多人,总粉丝量近200万,各平台新媒体阅读总量已几亿。可这些,离王强定义的成功,只走了一半。

四个月前,米拍发布了一篇名为《他拍了成都夜店女孩们的幕后》的文章,采访了曾经在成都工作的乌克兰摄影师谢尔盖拍摄的一组夜店女孩幕后生活的照片,这个题材在米拍新媒体分发产生了“1000万+”阅读量。王强却告诉观察家:“这种具有偶发性的猎奇类题材的阅读量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但这个阅读量也并不一定是米拍所需要的。”

而就在上周,米拍完成新一轮近千万元的融资,为此忙碌了几个月的王强终于有时间歇一口气,得到资金支持的他也可以去做更多想做的事。

“在米拍内容生态体系建立起来后,平台大量的优质图片的版权价值逐步显现,为摄影师找到增量收入来源,实现摄影师的作品价值最大化,将是米拍努力的商业模式。”在媒体传播、社区运营之后,接下来,王强也终于可以启动筹备已久的版权交易业务。

“成都创业环境不比北上深,所以米拍步子迈得慢了点。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走出成都,找寻更适合米拍成长的地方。”王强的想法依然与初创米拍时一样,还是认为力量没有完全使出来。所以如果要为自己打上标签,比起摄影师这个称号,他更喜欢产品经理这个说法。

但撇开这一贯“玩世不恭”和寻求新奇的态度,每当王强看到陈庆港历时10多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二战期间被迫成为慰安妇的幸存者拍摄的照片时,都会肃然起敬,同时心怀愤怒与无奈。

17年过去,岁月磨平了王强的棱角,在他身上刻下了不可逆转的痕迹。但当年那位因摄影成了“逃课大王”,为顺利毕业而与辅导员口头约定“每年举办一次摄影展”,许诺“米拍一天不成功,一天不摸相机”,耿直又热血的少年似乎从未离去。

邀请讨论 换一换
暂无数据
0 人关注